杭州
新闻资讯 > 鼓励外资进入健康、养老、环保产业,一起分享巨大市场空间
鼓励外资进入健康、养老、环保产业,一起分享巨大市场空间
发布时间:2020-07-28 14:26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健康养老、智慧养老被一再提起,2019年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2亿元,为了促进国内健康养老行业发展,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共同发展国内的养老、健康及环保相关产业。

改革开放至今40年时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40年,如今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中青年为主的社会转变到老龄化、少子化社会,这个阶段是许多欧美国家及日本走过的路,引入外资参与中国市场,能有效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医药健康:

蓬勃产业与开放进程中的创新增长点

通过内窥镜配合关节镜手术器械,让医生更直接、准确地掌握患者病变情况,辅助观察、诊断和治疗……不久前,强生医疗在苏州成功交付明镜超高清内窥镜影像系统。这是国内关节镜领域首款4K内窥镜成像系统,也是强生首次将此类设备的生产技术引入到美国以外的市场。

在中国市场,不论在需求端还是供给端,医药健康已成为产业升级、补短板的重要领域,也为外资提供了大可作为的空间。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强生等大型跨国企业在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在华35年来,我们看到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宋为群说,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和数字化发展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线上问诊、互联网医院到可穿戴式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医疗方兴未艾,为行业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日益改善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为外资带来利好。过去30个月,强生旗下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有24款新药和新适应症在中国成功上市或获批,新品落地不断加速。“中国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尤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创新医疗器材和药品加快引进等,让我们备受鼓舞。”宋为群说。

许多外资企业看准了机遇。数据显示,包含医药制造在内的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前11月,医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高达43.9%。

实践中,从国家级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培育到科创板的利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成为各地产业提档次的发力重点。在宋为群看来,近年中国市场本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个开放、蓬勃发展的医疗创新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形成。这也为外资的进一步加码布局创造了环境。

近期,阿斯利康全球创新孵化理念在中国大陆落地的第一站——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全面启动运营,已迎来17家海内外创新企业签约入驻。近年来阿斯利康积极引进全球创新成果并支持中国本土药物创新,目前累计在华研发投入逾15亿美元,引进近35种创新药物,未来5年内预计将有约55个新药及新适应症在华获批。此外,阿斯利康自身也由一家传统制药企业向创新平台型企业转变,其携手中金资本共同成立的全球医疗产业基金将在今年内启动,为创新企业提供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阿斯利康对于中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始终充满信心。”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说,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阿斯利康深深受益于中国各项政策支持和对健康产业的持续重视。面对全球疫情造成的空前挑战,阿斯利康始终看好中国强大的经济潜能,并将承担相应的企业责任,继续在行动上尽最大力量支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在医疗健康领域积极发挥跨国药企的桥梁作用,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

节能环保:

“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硬标刚需

“现在生产线全部正常运行,生产形势不错。”经过一年多建设、筹备,今年,威立雅济宁丹佳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光东和同事们一起迎来了项目的正式投产。虽然受疫情影响,开工时间有所推迟,但随着行业复工复产推进,目前运行已与预期水平相当。

这是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具有每年4万吨的危废处置能力,同时每年可进行3万吨焚烧、1万吨物理化学处理。“我们采用的就是威立雅最先进的生产线,引进国际标准和安全控制系统,投资远高于国内同类型项目。项目生逢其时,我们对接下来的生产经营也有信心。”石光东说。

何谓生逢其时?随着工业产值不断扩大、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环保标准日臻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几乎成为各地的刚需,对外资企业而言,这也正是新机遇所在。

总部位于法国的威立雅集团是一家大型跨国环保企业,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其足迹和业务遍布多个省市。“当时威立雅正在拓展国内区域布局,恰逢山东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建立,园区明确提出要将高标准危废处理作为基础配套项目,为后期扩大招商引资做好铺垫。经过前期调研、沟通、考察,威立雅集团在这里投资成立了由其控股的济宁丹佳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石光东介绍。

从威立雅到苏伊士,从危废处理到污水治理、能源管理,中国市场上外资身影不少。节能环保也是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翻开《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环保设备(大气、污水、固废处理设备)制造及其解决方案应用等多次出现。

背后市场也不小。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发布的《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2019)》显示,国内环保产业市场正处在快速释放、规模持续较快增长的阶段。2018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1.6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约18.2%。报告预计,2020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总额有望超过2.1万亿元。

2018年,威立雅集团宣布在华战略全新升级,未来将更关注和中国企业合作,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威立雅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弗雷罗表示,在华20年,在见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威立雅也见证了中国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提升。

“整个环保产业都在朝着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石光东说,公司正结合国家和各级政府规划做适当的能力规划和战略调整,未来环保服务还要向精准、深度、个性化转变,大数据研究、智能化也要紧紧跟上!

养老护理:

社会服务提质升级的重点领域

在江苏南通市狼山脚下,长江之畔,坐落着当地首家外资养老机构——礼爱介护中心。从适老化设备、装修等硬件设施,到现场服务体验、餐饮搭配等软件服务,远在南通的这家机构与其日本总部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如今,南通礼爱已经运营两年多了。

“从2018年6月起步运营到现在,入住的老人保持着持续增长。在南通当地,礼爱的牌子渐渐小有名气,大家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江苏英瑞礼爱健康养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微微说。

从10年前进入中国以来,日本礼爱集团在上海、成都、南通相继开设养老机构,也将其几十年来深耕养老产业的经验带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与日本都面临老龄化挑战,日本在养老方面积累了很多照护技术与管理服务经验,我们非常希望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服务中国老人。”礼爱集团海外事业部副部长内藤贤治说。

中国的银发族有多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9%,而这一数字将不断增加。根据全国老龄办的研究预测,2015年至2050年,中国用于老年人养老、医疗、照料服务设施方面的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从7.33%增长至26.24%。

巨大的需求催生产业快速发展。王微微记得,在南通礼爱设立前期的市场调查时,南通当地的养老护理机构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短短两年多时间,10多家护理院等养老机构相继开设,当地养老产业活跃起来。但定位相对高端的礼爱仍然保持着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比如,这里人员配比在1∶3左右,高出当地正常水平;65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内仅设床位170余张,提供了更大的公共活动空间,“更关键的,则是真正靠人实现的服务品质”。

面对庞大的社会养老需求,各地也对外资抛出了橄榄枝。如江苏鼓励外商投资进入养老健康领域;北京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在京设立营利性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专业护理服务机构等。

在产业和政策的双重利好下,近年来,许多外资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如法国欧葆庭、美国凯健、水印、峰堡集团,日本长乐、礼爱、木下、长生集团等。“现在养老产业准入方面十分畅通,各地政府也都大力欢迎。”王微微说。

目前养老健康产业处在最好的发展阶段,市场潜力大,政策扶持力度大,但是投入高、运营难度大的问题一直存在,在这点上许多养老机构还在探索中,像日本礼爱这样的养老机构还在打算增开新的养老机构,就是目前养老产业的巨大发展机遇。

相关新闻推荐

关注吉租办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入小程序

友情链接:
  • 杭州写字楼网
  • 房讯网
  • 联合办公空间
  • 重庆联合办公
  • x

    暂时只开放杭州房源

    后续会推出更多房源